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重要关注

关于氰化钠的那些谣言

时间:2015-08-24 17:31:40  来源:  作者:

图片2.jpg关于氰化钠的那些谣言

事故发生后,有媒体报道爆炸现场存放有约700吨的剧毒物质氰化钠,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担心爆炸现场泄漏的这种剧毒物质该如何处置,未泄漏的剩余氰化钠是否会蒸发进入大气再随雨水降落到爆炸事故外的其他区域等等,而这些担心引发了种种谣言。要想了解事态真相,不被谣言迷惑,我们要做的基本功课是求教于科学——让我们通过氰化钠的化学性质来获得我们关注问题的答案。

1. 爆炸现场存放的氰化钠会挥发到大气中形成毒雨

真相是不会

依据:

天津爆炸事故现场存放的是固体氰化钠。固体氰化钠是白色或略带颜色的片状、块状或结晶状颗粒,其熔点为563.7℃,沸点为1497摄氏度。从氰化钠的熔点、沸点可知,它在常温常压下不具有挥发性(况且事故现场的氰化钠还应有包装封盖),也就不可能形成毒雨了。

 

 

2. 爆炸现场的氰化钠会导致人中毒?
  真相是会否中毒取决于是否有大量氰化钠溶于水并导致空气中氰化物超标。

依据:

氰化钠是一种剧毒的化学品,对人的平均致死量约为150mg。尽管少量氰化钠就能致人猝死,但绝大多数人不会因为误食氰化钠(以及其他氰化物)死亡,也不会让皮肤长时间与其接触,这是因为氰化钠等氰化物都有一种特殊的气味——苦杏仁味,很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题外话:要对来源不明的苦杏仁味的饮料、食品保持警觉哦!)

但是,如果现场大量的氰化钠溶于水,则会造成很大的危险。氰化物的毒性来自于氰基(CN-),当氰化钠溶于水时(氰化钠固体易溶于水),溶液成弱碱性,并会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氰酸(HCN)。

图片4.jpg

氢氰酸有剧毒且易挥发,空气中较低浓度的氰化氢在很短时间内就会引起人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对人体造成伤害。

氰化氢对人的吸入毒性

图片5.jpg

根据目前的报道,爆炸现场的氰化钠绝大部分还处于原包装之下,呈固态,只有少量受爆炸冲击波影响散落。这部分散落的氰化钠有可能溶解于消防水和雨水中,因此爆炸核心区附近的一些监测点检出氰化物超标。但这些超标的污水点都处于事故应急工作组的24小时监测之下,工作组还对污水进行着除氰处理。至于极少量挥发到空气中的氰化氢,在自然环境下不稳定,易发生聚合反应或被氧化。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因为淋雨或出门吸口气就会氰化物中毒。

氰化氢的自然降解:

图片6.jpg

 

3.  此次爆炸现场泄漏的氰化物会长期残留/很难清除?

真相是不会。

依据:首先,自然界对少量氰化物的污染有较强的净化作用,氰化物不易在环境中积累;其次,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清除污水或土壤中的氰化物。

氰化物中的氰基有强还原性,用氧化剂可以对其进行处理。因此,清除氰化物污染的方法包括:①氯氧化法,在污水中加入漂白粉、次氯酸钠溶液、液氯等含氯药剂,把CN-氧化成无毒的CO2和N2;②过氧化氢法,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将氰化物氧化成毒性微弱的氰酸盐,氰酸盐再水解为无毒的碳酸盐和铵盐;③活性炭吸附氧化法;④加热水解法,加热到一定温度使CN-与水反应生成有机酸的盐和氨……另外,氰基还有很强的络合能力,与Fe2+或Fe3+形成的络合物无毒,基于此,可向被氰化物污染的土壤或水体喷洒或投加FeSO4溶液。

根据报道,事故工作组正在使用过氧化氢处理氰化物污染,我们不必担心这次的氰化物泄漏会造成长期影响。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