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简介
湖北闽湖畜牧有限公司是2003年成立的良种瘦肉型生猪生产的大型集约化、规模化民营企业,是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湖北省标准化养殖示范场,是红安县唯一的国家活体猪储备基地场,是华中农业大学教学实习基地和科研基地。公司现有三个基地场,现有能繁母猪2800多头,年出栏50000头以上,在此基础上,通过“猪-沼-茶”模式,成立湖北紫云剑豪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土地消纳沼液,沼气供农户,实现低碳养殖。公司作为湖北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直接联营农户150多家,辐射全县及周边地区4000多农户发展养猪,能繁母猪20000头,年出栏30多万头商品猪。
公司以龙头企业为支撑,提高猪茶鱼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以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养殖、生物有机肥生产、沼肥低碳利用,示范性的致力“六大”基地建设:①5万头优质瘦肉猪繁育体系;②千亩有机茶叶种植加工示范基地;③千亩优质淡水鱼养殖示范基地;④千亩反季节、高价值、无公害蔬菜种植示范基地;⑤1万吨有机复合肥生产、沼肥利用低碳经济示范基地;⑥返乡农民工科技培训及转业安置基地。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种植—养殖”相结合,“猪—沼—鱼茶菜”相结合,实现规模化、区域化、生态化协调发展,促进养殖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有专业科研机构,专业人员10名,其中研究生2名,本科生3名,专业技术人员5名。华中农业科技大学与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和科研基地,常年在公司服务的华农科研团队有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博士生2名,研究生3名。
二、进站院士简介
陈焕春院士是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农业部咨询委员会委员、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科技部863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专家组副组长职务。在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召开的专家会议上,多次就动物重大传染病和壬戌共患病防控提出了建议性意见,得到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他还联名兽医界3名院士,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加强人畜共患病和动物重大传染病研究与防治的报告》,得到了国务院总理的重视和批示;在科技部973计划、863计划和支撑咨询建议及立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还组织全国同行专家对一些省市的畜牧业发展进行研讨并提出建议,为我国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做了巨大的贡献。
陈焕春院士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2014年2月在湖北省科技奖励大会上,陈焕春院士还被授予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三、站点基本运行情况
该院士工作站于2013年7月正式成立,院士的专家团队同时进站工作,合作攻关高效低碳养殖技术、成果转化和人才培训等项目。陈焕春院士亲临公司两次,其团队中专家蒋思文博导、何启盖博导、毕丁仁博导等教授带领博士、硕士团队,在种猪育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控、动物营养等多方面对公司全方位指导,产学研相结合,将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并有效带动了全县养殖户共同发展。
(一)实施“生猪高效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
(1)制定推广适合红安县的种猪健康养殖的最佳模式;
(2)制定推广适合红安县的提高仔猪抗病力的健康养殖模式;带动推广养猪农户300户以上。
(3)制定适合红安县种猪和仔猪健康养殖的操作规程以及饲养管理、疫病防治规程各1套;
(4)研制开发利用当地资源的优质种猪和仔猪全价饲料。
(二)实施“规模化猪场猪瘟、伪狂犬净化工程”项目
(1)在黄冈市境内,选取湖北闽湖畜牧有限公司、浠水华盖畜牧公司等10个规模猪场,将猪场生产母猪抽血送检,分离野毒感染猪瘟和伪狂犬的抗体阳性母猪,净化母猪感染野毒从而减少仔猪感染野毒机会,提高仔猪成活率。
(2)制定推广生猪猪瘟和伪狂犬净化的最佳方案;依托10场辐射全市推广猪瘟及伪狂犬净化,推广至全县1000户农村养殖大户。
(三)实施“益生菌制剂代替抗生素在生猪日粮中的实验研究”项目
(1)将自行分离鉴定的具有良好安全性能和体外益生特性的屎肠球菌HDRsEF1菌株和枯草芽孢杆菌HDRsBS1菌株进行复合,制成益生菌制剂,部分或全部替代猪教槽料和保育料中的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进行饲喂试验,研究该益生菌制剂部分或全部替代饲料中抗生素的可行性及其机制,
(2)以该制剂对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血液抗体水平、吞噬细胞吞噬活性、免疫器官指数、黏膜SIgA水平的影响为评价指标,为该益生菌制剂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在断奶仔猪中应用奠定理论和实践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