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水产学会在省市县水产主管部门和各级科协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市委“双强双兴”战略,紧扣县委“两争两创”,建设 “三城三区” 工作思路,按照红发〔2014〕13号文件要求,大力发挥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为红安名优水产养殖扩规增效,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主体多元化、生产加工机械化、基地规模化、服务社会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 开展了一次专项调查。
近年来水产业正在向优质、高效、生态、健康方向发展,“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效,粮鱼双赢”的综合种养模式已成为拓展水产业发展空间的重要突破口,渔民增产增收的主力军。省市水产部门通过对比论证,养殖推广,将稻田综合种养作为水产业主导模式进行大面积推广,红安稻田养虾也得到快速发展。为了摸清底数,红安水产学会主动作为,由学会会长牵头,制定“红安县稻田综合种养调查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争取专项经费,在有关部门和乡镇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了工作任务。截止5月底,全县稻田综合种养面积1.42万亩,预计小龙虾产量1500吨。1000亩连片基地2处,300亩以上养殖基地21处,发展成立小龙虾养殖合作社11家。
二、 参与了两项重点活动。
一是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在水产局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学会会员单位和所有会员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要求,积极参与水产业扶贫政策宣传,政策对接,实地审核等工作。
二是大力开展技术培训。水产学会抓住春季大培训的有利时机,联合县技校、粮校、农广校等培训机构到乡镇到村组,轮流开展送技术送资料培训活动,重点讲授小龙虾养殖技术、鱼病防止技术。截至目前开展技术培训6场次,培训农民400人。
三、 组织了三大学习教育。
一是组织所有会员系统开展一次“虾稻共作”技术学习讨论活动,让学会成员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还从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订阅专业教材,做到人手一册,培训免费发放。
二是在学会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学习,让学会会员结合岗位实际,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等方面的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三是开展“新形势下生态渔业发展思考”论文征集活动。目前该活动已启动,评选的优秀作品将报送市水产学会参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