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学普及

哺乳期妈妈恢复月经后就要给宝宝断奶?

时间:2017-02-10 10:11:39  来源:  作者:

流言:

近日,一篇名为《汉民族儿童断奶与辅食添加建议》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引发了众多妈妈们的关注。文中认为,“在母乳充足的情况下,妈妈恢复月经三个月内,应该断母乳”,因为“恢复月经后,母乳中就会出现雌激素”,如果长期吃这种母乳“对于小男孩来讲,会胆小,会变得没有男子汉气质。对于小女孩来讲,容易出现性早熟。”

0.jpg

真相:
 

母乳是新生儿成长和发育重要的营养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出生后的头6个月,应该坚持纯母乳喂养,之后可以适当补充辅食,最好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更长时间。在国内,母乳喂养方面还存在不少认识误区,“妈妈月经恢复后就不该再喂奶”就是典型。

事实上,世卫组织的建议里并没有专门考虑妈妈月经恢复的情况。资料显示,月经周期返回后,乳汁确实会发生轻微的改变,直接的观察记录包括:在月经周期前后,乳汁的分泌量变少,婴儿也会频繁要求喂奶;有时候伴随着乳汁味道的轻微改变,婴儿可能会拒绝喂养。这些变化是正常的,原因被归于母亲体内荷尔蒙水平(雌激素)的变化。不过,正确的做法是继续坚持喂养,而不是立即给孩子断奶。

而“乳汁雌激素会让男孩变得女性化,女孩发育性早熟”的说法,也是危言耸听,目前尚未有任何案例或者研究报道证明。事实上,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一项新研究发现,母乳中的激素会对婴儿肠道里健康微生物的产生有帮助,潜在保护婴儿免于产生肠道炎症、肥胖和以后生活中其他疾病。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